3月18日晚,市圖書館一樓報刊閱覽室舉辦了以“捕捉孩子的敏感期—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”為主題的分享活動。
活動開始,楊忠玉老師從印刻效應、早期剝奪的研究及大腦的發(fā)展三個方面,讓我們看到了為什么一個生命誕生的初期是他成長的關鍵期。原來孩子剛出生時是沒有思維的,是靠感官的探索才慢慢發(fā)展起來的。在我們眼里,孩子的調(diào)皮搗蛋、不講衛(wèi)生、制造危險等等舉動,其實都有可能是他們在成長的敏感期內(nèi),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學習。孩子生命力的成長是大自然賦予的禮物,家長的干涉、扼殺都會阻礙孩子的進步,而在孩子的敏感期如果錯過這些成長,今后想要彌補則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,還未必能有成效。甚至于在孩子的情商、對愛的領悟力等方面,也是有敏感期的,在這些敏感期內(nèi)如果沒有家長的關心、陪伴、引導,則會教育出一個心理殘缺的孩子。
從科學的角度學習了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因素后,參加活動的讀者們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可能錯失了哪些關鍵的敏感期,而大家一起幫忙支招,看哪些情況還可以“亡羊補牢”。活動最后,楊老師鼓勵大家說,只要開始學習起來,真正的行動起來,永遠都“為時未晚”。


